贵州省仁怀市秦含章酒业有限公司

RENHUAI QINQUZHANG WINE CO., LTD.

左侧导航 公司新闻

 新闻资讯公司新闻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发布时间:2020-06-08来源:暂无浏览:

作为酿酒世家子弟,邹定谦生在一个风云激荡的火红年代,使他的才华得到了发挥的历史机会。

据了解,他是享誉中外的贵州茅台酒解放后的第一代管理者和传承人之一;他是贵州第二大酒企贵州习酒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之一!这个今天年产值80亿元的大型酱香型白酒企业,奉邹定谦为奠基人。

而茅台酒和习酒在酱香酒圈子的江湖地位,黄药师当年有句话可以作为注脚“哪位英雄不服,请站出来说话。”

创建习酒

1952年,为了扩大酿酒工业,仁怀市(当时叫仁怀县)工业局派出考察组沿着赤水河下游寻找适合酿酒的地方。到达黄金坪以后,认为这里气候、水文、温度、自然环境都与茅台很相似,尤其难得的是,当地也有悠久的酿酒传统,适合酿酒的微生物环境和人才储备都已经成熟——这一点对于酿造酱香型白酒至关重要。

黄金坪地处赤水河二郎滩渡口,是川盐入黔和黔酒入川的集散地。四川本来在贵州的北面,但是赤水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,相对于黄金坪而言,属于四川的古蔺县反而在赤水河南岸。

沿着赤水河一直往下游走,可以北出重庆东下泸州,直接连通长江航道,顺江东下,就可以走通全国乃至全世界了。在一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,"水路"是最经济最高效的交通运输方式,地处川贵要津的黄金坪因此本来是个热闹的小镇。

当年仁怀县以扩大生产为目的,组织人员寻找考察新的生产基地,最终选中黄金坪,跟这里水路运输方便有直接的关系。

此外,跟赤水河谷大部分的地方一样,黄金坪地区有回溯超过千年的酿酒历史传统,使人才储备、技术储备、微生物环境的培养都具有了酿造好酒的条件。

所以,当1952年,习酒的先辈们寻找酿酒基地的时候,逻辑性的选定这里,像是一种天意,是历史与现实的再度相逢。

1957年9月,仁怀县工业局委派茅台酒厂副厂长邹定谦来主事,以茅台酒厂的一个高级干部来领导这家"小酒厂"的生产,那意思是很明显的。

无论从那个角度评价,自然条件边荒的黄金坪,都是块"福地",实际上这也不稀奇,作为赤水河二郎滩渡口,一个交通要道,历史政治经济事件集中在这里发生,事实上是种必然。

1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邹定谦到位后,迅速购买黄金坪村罗清云家白酒作坊及罗纯德、罗发奎两家民房,招募工人、兴建酒厂,因当地有个"二郎庙"——没错,就是西游记里面那个二郎神的民间办事处 ,酒厂被命名为"仁怀县郎庙酒厂"。

当时有工人30多人,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——显然,这是酱香型的,产品名"贵州回沙郎酒"(散装),年产量约100吨,在当地及周边市场畅销,并尝试灌装了"郎"标瓶装成品酒。

习酒公司提供给我们仅有的邹定谦一张照片上,他穿着军大衣,目光坚毅表情严峻,脸上颇有风霜之色,非常符合一个创业者的形象刻画。

2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而在邹定谦的侄孙女婿,秦含章酒业的老板李登科珍藏的文件中,我们发现了另外一张邹定谦的居家相,这种照片拍摄于1960年,当时邹定谦才36岁,却很老成的戴着一顶"老者帽",这张照片上,邹定谦眉宇间颇有笑意,回归到生活中了。

两个肥壮的儿子分别站在左右,都长得玉雪可爱,那一瞬间的邹定谦,心中一定充满了作为一个男人、一个父亲的幸福感。

3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该图由贵州省仁怀市秦含章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登科提供

可惜邹定谦生不逢时,1958年,因特殊原因,没有多余的粮食酿酒,郎庙酒厂无形解散,可能是梦想破灭了吧,邹定谦从此消失在我们视野中,文献档案中也没有记载。

但是,作为习酒公司开天辟地的第一人,后世习酒人、后世读史者除了唏嘘感叹邹定谦的命运不济之外,还是对他心怀感激,认可他是习酒事业的"第一人"。

组建茅台 茅台酒由私营组建改造为国营

1950年,作为酿酒之乡早就名满天下的仁怀市(当时的仁怀县)茅台镇,要组建一个新时代的酒厂,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当时,茅台镇最有实力的三家烧房是"成义烧房、荣和烧房、恒兴烧房",三家烧房通过不同的方式由政府接收,联合组建了"茅台酒厂",这就是现代茅台酒厂之乱。

当时接管三家烧房组建茅台酒厂的12人小组,由山东人张兴忠领衔。张兴忠是军人,副营职干部,在军中素有"神枪手、大酒量"的名声,喝酒那一定是有能耐的,酿酒的话呢,跟我们一样,不会。

作为仁怀当地人,世代酿酒的邹定谦,这时候被历史挤压到了前台,成为组建茅台酒厂的主要技术担当。

实际上,早在1949年,邹定谦就已经参加工作,并在1950年仁怀解放的时候,成为仁怀县政府的正式工作人员。

邹定谦家是大家族,家里开有酿酒作坊,经济条件应该不错,所以邹定谦有机会读书。显然,这与他后来较早参加解放军的工作,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这也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例子吧。

因张兴忠不懂酿酒,而邹定谦因为家世的原因,非常熟悉酒师也比较了解酿酒生产过程,所以张兴忠非常倚重邹定谦,委托邹定谦组织人马,开始茅台酒的复产工作。

很快,邹定谦组织了9个懂得酱香酒生产技术的酒师、工人,在1950年当年即行开展酿造工作。

这9个人跟派驻的12人,总共21个人恢复了茅台酒的生产,到1952年即产酒73吨,超过了1950年前"成义烧房、恒兴烧房、荣和烧房"三家的总和。

这21个人被奉为"开创茅台的21个创始人",史称"茅台创始21先辈",在茅台历史上乃至中国酿酒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是配享"凌烟阁"的。当时张兴忠是厂长,邹定谦是生产组组长。

1954年,邹定谦以茅台酒厂副厂长的身份派驻郎庙酒厂(今习酒)主持工作,成为茅台酒厂的领导干部,时年仅30岁。

4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参考邹定谦后来在习酒取得的成就,这是一个踏实肯干肯钻研的人物,1955年,邹定谦还亲自执笔书写了《茅台酒厂1956-1958年规划报告》,可见这是一个有宏观眼光,有布局能力,有巨大事业心的领导型人物。

酿酒世家 匠心传承

邹定谦1924年生于贵州省仁怀县合马柏杨坪的一个农民酿酒世家。其父亲邹仕科是家族中的族长,善经营,在自己家中开有一间酿酒作坊。

邹定谦在家中排行老四,虽是大家族,但"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",邹定谦跟家里的其他人一样,也要参加劳动。

邹定谦家酿的酒并不是酱香酒,是农村中经常有的"高粱酒""包谷酒",他也亲身参加了酿酒。邹氏家人似乎对酿酒有一种天赋,他们酿制的小作坊酒,在周边乡镇非常受欢迎,由此邹定谦掌握了一些酿酒的技术。

不过,他对这种相对技术含量单调的酿酒技术不满足,茅台酒的酿造对他是很有吸引力的。他家离茅台不算远,"赶场"时,他就经常约侄子邹国启到茅台,同"成义"、"荣和"、"恒兴"几家烧坊那些酒师接触并交上了朋友,有时还帮他们一起干活,学到了酿造酱香酒的许多本事,他和侄子邹国启多次商议在家酿制酱香酒。

在家试制酱酒有没有成功,今已不可考证,但邹定谦由此而掌握了相当的酱香酒酿造知识,则是可以肯定的。

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他在这个过程中与酱香酒师们交上了朋友,这为他后来成为"茅台创始21先辈"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可以说这是他一生命运的起点。

1954年,茅台酒厂随着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,邹定谦也成为茅台酒厂首任副厂长,主管生产与技术。茅台酒厂的生产在他的主持下,产量稳定提高,质量也得到提升。

两期试点期间,从北京下来的专家对这几年茅台酒的质量进行品鉴,一致认为这一时期茅台酒的质量超过了1950年前茅台酒的质量。

功夫传家

细心的读者朋友注意到,配享"凌烟阁"的茅台21先祖中,邹家实际上有两个人,除了邹定谦以外,另一位是邹定谦的侄子邹国启。

邹定谦是邹国启的四叔,但是两人只相差6岁,所谓"少年叔侄为兄弟",两个人友谊深厚,私交甚笃。

最主要的是,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——酿酒。在邹定谦在家尝试酿造酱香酒的时候,邹国启就一直跟随左右,掌握了相当的酿酒技术。

邹国启的父亲是新任族长,家中常常是宾朋满座、酒食征逐的局面,家里的用酒量很大,所以跟邹定谦家一样,家里有个酿酒作坊,这给邹国启练功夫提供了最佳的平台。

所以当1951年邹定谦组建茅台酒厂技师团队的时候,邹国启自然而然就成了其中的一员。因为他有酿酒技术,人又随和勤快,一年后就成为一车间酒师。

1954年,茅台酒厂成立扫除文盲委员会。聪明的邹国启很快掌握了相当文化知识,还创作了两首山歌--《高粱酿酒实在香》、《力争上游把光增》。 "小砖头来四寸方,背篼桌子一个样。只要能够学习好,什么条件都不讲……",学以致用,邹国启有非常好的实践精神,至今,好多茅台酒厂退休的老员工背起来还朗朗上口。

1955至56年间,邹国启为坚守酱香酒的传统工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1958年3月,邹国启任制酒一车间主任。1959年总结出"疏松上甑法"。

1964年,邹国启作为茅台酒厂技术骨干,被推荐为茅台酒两期试点委员会委员,作为茅台酒厂的"三大核心成员"参与茅台酒两期试点工作,为茅台酒的香型和质量体系奠定了基础。

这是茅台酒厂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——它实际上把几千年以来传承的"茅台工艺",书面化,具体化,并作为技术标准确定下来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
当时主持这一工程的,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方心芳,轻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发酵研究所所长秦含章任副组长,无锡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朱宝镛、邹国启等茅台厂的技师任委员。

秦含章是新中国发酵界特别厉害的人物,2019年8月15日,以112岁高龄辞世,在辞世之前,每天还要喝两杯酱香酒。

5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在1964年的试点工作期间,时年34岁的邹国启和时年57岁的秦含章结成了师徒朋友关系,相处甚欢——高手之间容易惺惺相惜,知音难觅啊。

1968年,邹国启不幸离世。

1958年邹定谦回到茅台酒厂继续工作,直至1979年退休,时年53岁,还是年富力强的好男儿。

退休以后,闲不住的邹定谦另行组建了自己的酒厂,一直绵延到今天,品质卓越,有口皆碑,这就是后来名动江湖的"秦含章酒业"的技术、品质渊薮。

6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1984年,贵州省轻工厅、茅台酒厂为邹国启恢复了名誉,他的几个子女被安排进茅台酒厂工作。

其中二儿子邹安江,继承发扬酿酒技艺,潜心研究和实践父亲邹国启留下的秘方和口授心传的制酒勾兑技艺,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茅台酒酿酒大师、勾兑大师,是茅台酒26名脱产酒师之一,成为茅台酒的主要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。可见家传武功非一般能敌。

邹国启的女儿邹银也是国家一级品酒师,从茅台酒厂退休以后,创办了"赤水液"酒业。2016年,秦含章之子秦大文子承父业,进入酿酒行业。

7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"邹国启"酒

由于两家上一代的渊源,当然首先考虑到邹国启后人的"赤水液"。经秦含章老先生本人品鉴,赤水液"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(茅台味道)"。双方就这样愉快的达成合作,经当时108岁高龄的秦含章本人授权,"赤水液"改名"秦含章酒业",成为今天酱香酒圈子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
8.jpg

邹定谦:开创习酒,茅台"第一代技术领军人"

"秦含章"酒

 

邹定谦、邹国启如果能够看到,先辈的荣光和后世的辉煌,足可告慰不平凡的人生。

人生就是这样,有风云际会有阴晴圆缺,如今回望,不过都是过眼烟云。人民之所以得以生生不息,正是那些不服气的生命,奋起拼搏的积累传承,生命才得以如此精彩。